南方财经全媒体 实习生董思宇 记者吴立洋 上海报道
美国互联网巨头Meta再次被卷入诉讼争议中。
10月24日,美国33个州起诉Instagram母公司Meta,指控其无限的新闻推送和频繁的通知增强了用户的成瘾性,损害了年轻用户的心理健康。
由33位总检察长在加州提起的联邦诉讼中,各州声称Meta的产品正在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研究表明,年轻人使用Meta的社交媒体平台后,会产生抑郁、焦虑、失眠、干扰教育和日常生活以及许多其他负面后果。”
诉状还提到,Meta利用其强大的技术来吸引并最终诱骗未成年人,其动机是获取利润。该诉讼提出多项补救措施,包括巨额民事处罚。
“Meta从儿童的痛苦中获利,故意设计带有操纵功能的平台,让儿童沉迷于他们的平台,同时降低他们的自尊心,”纽约州总检察长Letitia James表示,“包括Meta在内的社交媒体公司造成了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它们必须为此负责。”
同天,又有8名总检察长在全国多个州的法院起诉Meta,提出了与大规模的多州联邦诉讼类似的主张,要求法院下令禁止Meta违法行为,并要求Meta支付罚款。
随后,Meta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和总检察长一样,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积极的在线体验,并已经推出了30多种工具来支持青少年及其家人。我们感到失望的是,司法部长们没有与整个行业的公司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为青少年使用的许多应用程序制定明确的、适合年龄的标准,而是选择了这条(诉讼的)道路。”
互联网巨头频遭诉讼
针对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诉讼近年来正变得愈加频繁。
2023年1月,美国西雅图市学区提起了一项针对多家大型科技公司的诉讼,指责这些公司的产品导致青少年社交媒体成瘾,使得学校无法履行其教育使命,令学生遭受焦虑、抑郁和其它心理问题的折磨。
西雅图市学区表示,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Snap和Tik 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应对在其平台上吸引青少年并造成心理健康危机的行为负责。该地区包括100多所学校,为大约50000名儿童提供教育。
这份针对包括Instagram、Facebook、YouTube、Snapchat和TikTok等应用的长达91页的起诉书称,这些社交媒体公司造成了公害,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行为障碍恶化,导致了青少年焦虑、抑郁、饮食失调和产生网络欺凌等问题,迫使学校不得不采取措施,如雇用更多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制定有关社交媒体影响的课程计划等。
从法律依据来看,虽然美国联邦法律《通信礼仪法》第230条有助于保护网络公司不因第三方用户在其平台上发布的内容而承担责任,但该诉讼认为该条款并不能保护互联网巨头在此案中的行为。
诉讼中解释称:“原告并不指责被告对第三方在被告平台上的言论负责,而是指责被告自己的行为。被告推荐和推广了对青少年有害的内容,如支持厌食症和饮食失调的内容。”
据了解,西雅图市学区要求法院命令这些公司停止制造公害,赔偿损失,并为过度和有问题地使用社交媒体的预防教育和治疗支付费用。
此前,Facebook(Meta曾用名)前员工Frances Haugen 在2021年披露的内部研究显示,Facebook公司明确知悉Instagram对青少年有负面影响,但该平台将利润置于安全之上,并向投资者和公众隐瞒了研究结果。
据报道,这起诉讼或是美国第一起由学区提起的此类诉讼,去年有数十个家庭提出了类似的诉讼,指责科技公司诱导孩子自杀。
立法强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生态变革进程不断加快,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议题逐渐成为社会焦点。
在E世代长大的未成年人有更多接触网络的时间和机会。然而,相应的网络保护无论从法律监管或是技术层面都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与成人世界相比,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健全,其在面临诸如网络安全、网络依赖或者网络犯罪时,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
在这个大背景下,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立法规范。例如,美国的《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欧盟的《保护未成年人和人权尊严建议》、《儿童色情框架规定》,英国的《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日本的《青少年网络环境整治法》。
我国同样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正在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治理体系。10月24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24年施行。
“《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司法部、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