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拉开帷幕,A股上市公司陆续对外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已有54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34家业绩预喜,占比超过六成。按照行业划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公司最多,共有7家。券商机构则普遍预期,在多重积极因素的作用下,2024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将迎来改善。
2023年的投资收官,主观多头私募整体业绩表现欠佳。近日,多位私募大佬发文反思这一年投资的得与失。他们认为,年初的过度乐观成为其业绩困扰的主因,地产行业的变化也对旧投资范式提出考验。尽管对2023年的投资并不满意,不过,对2024年,大家普遍认为阴极阳生,市场将会看到生机。更加重视宏观研究、多维度完善风控、提升交易敏感性和策略丰富性等,成为私募机构策略升级迭代的方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公布了2023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从指数的变化情况看,大宗商品供应量、销售量均保持了上升走势,但增速放缓。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宽松,市场库存整体减少。2023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0.7%,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分项指数显示,供应量、销售量均保持上升走势,其中,供应量升幅有所收窄,销售增速小幅回升,而库存量呈下降走势。
自2023年7月以来,尽管港股反复调整,南向资金却连续6个月净买入,呈现“越跌越买”之势。具体到个股来看,能源、电信、公用事业等高分红板块较受资金青睐。在多家机构看来,随着多重因素不断改善,港股在经历了漫长的“逆风期”后有望迎来反转,由于港股股息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高股息板块的配置机会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