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33场),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2021年12月21日0时-24时,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2例,均已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12月9日0时-21日24时,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3例。
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为应对西安市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坚决阻断病毒的扩散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现就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如下:
一、请广大市民群众坚持非必要不离市。确因特殊情况需离开的,开具证明,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二、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人员持单位开具的确需到岗工作的证明。“红事”停办,“白事”从简,并提前报社区(村)备案。快递行业实行非接触式配送。
三、市民群众一般居家生活,每户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其他家庭成员除参与疫情防控、生病就医以及急需工作以外,一般不外出。
四、水电气暖和通讯、物流等城市运转保障行业,需连续生产的企业单位,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医疗机构正常营业,严格通风消杀、扫码测温,实施预约、错峰、限流措施。上述单位行业从业人员持单位开具的证明进出小区。
五、个体诊所暂停营业,影剧院、KTV、网吧、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等非涉及群众生活必需的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暂停堂食。宗教、民间信仰场所暂停开放。
六、暂停举办大型会议、活动、论坛、演出、展销促销等,暂停游园、庙会、集市、民俗、广场舞等活动。
七、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大学实施封闭式管理。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公安司法行政监所实行全封闭管理。
八、暂停客运班线,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发车班次,出租车、网约车不得进入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出市运营。
九、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基本保证运转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就地转为志愿者,主动到社区(村组)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运转的工作人员持单位开具的证明进出小区。
十、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向社区(村)报告,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严禁瞒报、漏报、迟报。
十一、严禁恶意造谣传谣、谎报瞒报疫情、发布不实信息。
以上措施自2021年12月23日0时起执行,停止执行时间另行通知。属地政府部门将公布服务电话,为有特殊需求的市民群众提供服务。
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1年12月22日
重要!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划分、精准管控等工作要求和省市专家综合评估,经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1年12月22日起,将以下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1.雁塔区长延堡街道明德门西区42号楼
2.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融尚第十区6号楼
3.雁塔区长延堡街道明德八英里7号楼
4.雁塔区长延堡街道鑫泰园西区22号楼
5.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唐园小区12号楼
6.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万象春天10号楼
7.雁塔区长延堡街道潘家庄
8.雁塔区电子城街道枫叶高层43号楼
9.长安区韦曲街道南里王村
10.长安区韦曲街道长安剧团家属院
11.长安区韦曲街道智慧城31号楼
12.长安区郭杜街道翠堤湾小区1号楼
13.莲湖区枣园街道汉城壹号小区2期6号楼
14.莲湖区自强路街道泊澜地小区3号楼
15.莲湖区枣园街道莱茵小城8号楼
16.碑林区张家村街道西安医学院含光校区家属院7号楼
17.碑林区长安路街道骊马豪城小区F座
18.碑林区太乙路街道常春藤花园东区1号楼
19.曲江新区曲江公馆和园4号楼
20.曲江新区保利春天里社区保障性住房中心乐居小区7号楼
21.曲江新区中冶一曲江山社区海天华庭5号楼
22.基地聚福苑小区5号楼
23.航天基地智慧谷小区1号楼
24.未央区谭家街道红旗社区17号楼
25.鄠邑区玉蝉街道龙家寨村
26.灞桥区洪庆街道庆华长安家园11号楼
27.国际港务区京东亚洲一号员工宿舍
截至12月22日,西安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40个。
截至22日0时,全市共划定封控区229个
12月2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发布会上,西安市政府副市长仵江介绍了西安市在社区防控方面的工作。
小布了解到,西安市近期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以来,在国务院督导组指导下,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在社区防控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截至22日0时
全市共划定封控区229个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科学精准实施社区疫情防控措施,由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组织专家组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的大小,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防控区域。截至22日0时,全市共划定封控区229个,管控区76个,封控16万人,管控68.5万人。调整划定2个行政区管控区域,涉及碑林区1个区域,雁塔区2个区域,共涉及7个街道、58个社区、449个小区(家属院、院落),58.2万人,均已完成区域物理隔离,设置了明显标识。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提级管控、干部下沉、扁平运行、属地处置”原则,调整成立了社区管控组,由市级领导提级领导,抽调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和相关部门54名处级干部,成立5个巡回督导组、20个一线包抓组,制定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作清单,22日0时已全部下沉到各区县、开发区,蹲点督导区县、开发区社区防控工作。封控区、管控区均由所在区县、开发区在社区设立社区防控办公室,下设七个工作组,统筹发改、工信、公安、住建、交通、商务、卫健、市场监管、教育、农业农村以及群团组织、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全力防控,合力推进社区防控工作。
截至22日0时
全市共下沉各级干部6.4万余人
落实“三级包保”(区县、开发区干部包街镇,街镇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户)、“五包一”制度(街镇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包户),严格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区域封闭、管控,全面做好人员摸排、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消杀、生活物资和医疗保障等工作,发挥在职党员、老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楼门院长、小巷管家等各类群防群控力量的作用,完善组织动员机制,强化社区防控整体合力。截至22日0时,全市共下沉各级干部6.4万余人(各区县、开发区下沉干部2.4万人、街道(镇)下沉干部2万人,社区干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2万余人),动员志愿者2.5万人,形成群防群控。
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第一时间向居民群众发布封控、管控温馨提示,广泛告知注意事项,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及时对接辖区商超,加强群众日常生活保障服务,关注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关爱服务,切实做好生活物品和药品需求收集、代购、配送等服务。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发挥各级民政“急难问题快速响应队”作用,深入了解辖区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群众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确保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
目前,封控区内核酸检测实行单人单采,做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内核酸检测实行5:1混检,做到“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原则上居家,每户每2-3天可安排1人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到社区指定地点购买生活物资。各封控区、管控区按照分步骤有序解除的原则,实施“7+7”逐步降低封控等级。目前,全市广大市民均积极配合所在社区,落实封控管控要求,我们也将加大力量调配,全力做好管控区域群众生活物品和药品保障。
下一步,西安市将持续加强社区防控措施,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确保封控区做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防范区“非必要不外出”。加强关爱服务,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服务,积极回应合理诉求,提供好基本生活保障。重点加强对失能或独居老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散居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特殊困难群体以及低收入家庭的关心、关爱,做好生活保障、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也将居家隔离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家属、医务人员家属纳入服务范围,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
以下是答记者问
Q 近期西安市部分医院暂停接收就诊患者,多名需要定期接受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受到影响,请问如何解决?
近期西安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各区县隔离管控区域、人员逐渐增多。管控人员中,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急需进行血液透析(血液滤过)。为确保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此类隔离管控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已经省市联动,指定西安高新医院作为近期隔离管控人员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定点收治医院。
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透析。记者 张黎娜 摄
西安高新医院已由该院院长牵头组织感控办、医务部及肾脏透析中心医务人员,制定相关感控流程、院内就诊路线及方案,在保证全院患者疫情防控安全的情况下设置透析患者专用通道和透析区,接收管控人员肾透析患者,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隔离管控区域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急需透析的需求,使隔离管控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目前,西安高新医院已开始收治,各项工作进展正常。如患者有就医需求,请拨打96999-2、029-88332195、029-88332211热线电话咨询。
除设立定点医院以外,省卫生健康委还协调了西安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等省内医院为血液透析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在医院门诊停诊期间,做好防疫消杀的同时,治疗不停,救护不停。除了血透病人,我们还关注到封控区、管控区等特殊区域孕产妇、儿童、肿瘤、急症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医疗需求,目前省市正在联系确定定点医院进行救治,随后公布。
来源:西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