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叠加财政发力,12月M1、M2双双回升

2022年01月12日 19: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边万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1月12日,央行发布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

数据显示,12月末M1、M2双双回升,增速均比上月末高0.5百分点。其中,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比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5%,比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社融方面,2021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M2增速创当年4月以来新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12月末,M2同比增长9%,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为2021年4月以来的新高。M2增速回升,一方面,央行于2021年12月15日降准0.5个百分点,有助于提高货币乘数,从而加强货币派生效应;另一方面,财政加大支出力度,12月财政存款减少约1万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多减700多亿元,起到了加大货币投放作用。此外,2020年12月M2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10.1%,基数回落也有一定作用。”

从M1和M2的构成来看,M1是由流通中货币(M0)和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M2是M1和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构成。相对来说,M1的构成项由于可以随意支取,流动性更强,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力的变化。如果企业对未来预期谨慎,对增长前景悲观,会更倾向于低风险的金融投资,将存款定期化,或者买货基、保本银行理财、大额存单等。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M1、M2同比增幅好于预期。他认为,M2增速回升主要是居民、企业存款增加,财政发力(财政存款明显下降),以及表外融资收缩有所收敛等。”这一分析在数据上也有所体现。根据wind数据,1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37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8892亿元,财政存款减少10302亿元。周茂华进一步指出,M1增速回升则主要是企业短期贷款明显增加,抵消了12月房地产销售放缓影响。M1同比增速走高,反映企业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此外,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9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0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4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2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47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青 认为,12月央行再度降准、1年期LPR报价下调接踵而至,政策发力“宽信用”意图明显,但当月信贷增长仍弱,且信贷结构短期化特征加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稳增长政策动员到具体措施落地再到实际见效需要一段时间,企业信贷需求难以快速改善,制约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情况下,银行风险规避情绪浓烈,更愿意采用风险较小的票据融资方式达到贷款额度要求,特别是通过票据满足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考核指标。另外时值年末,部分银行可能会为下一年初“开门红”预留合意项目。

温彬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适当靠前发力,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机结合,货币政策将在支持“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央行已经实施了降准、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引导银行降低1年期LPR报价、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再贷款,部署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后续安排。未来,未来这些政策将持续发挥效果,货币、信贷政策会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