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管理体系亮相 一般控制区允许特许经营

2021年10月22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表示,今后国家公园将要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除了公益性活动外,所有经营性活动都采取特许经营。

10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携首批5家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人,在京介绍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

这是首批国家公园名单确定后,国家公园管理体系首次亮相。唐小平透露,国家公园的管理运营将有所创新,如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优先考虑当地居民或当地企业参与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项目。

针对公众关注度高的国家公园门票、游览范围和开发经营等问题,唐小平称,国家公园非核心区老百姓能进去看,能去玩,而且公益性项目原则上免费,经营性项目按成本核算,少收费。

国家公园涵盖所在区域典型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以及文化遗产。视觉中国

保护重要生态区域

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分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

李春良介绍道,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实现了重要生态区域的整体保护,涵盖了所在区域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珍贵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最具影响力的旗舰物种,都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这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个等级,其中国家公园是保护强度、保护等级最高的。之所以需要设立国家公园,李春良解释称,要整合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和周边生态价值高的区域,破解部门、地方利益与行政体制的分割,有效解决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整体提升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平。比如说,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来分属不同部门、不同行政区域的69个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明显改善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使13个相对独立的大熊猫局域种群连成一片。

另外,设立国家公园,也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大尺度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区域,具有国家代表性乃至全球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集中分布区,以及原生态强的自然区域,从而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国家公园是一种以未来人类生活空间锻造为目标的自然文化形态。”李春良表示,国家公园是最美国土,兼有科研、教育和游憩功能,将为公众提供更多贴近自然、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全民共享和世代传承。比如说,武夷山国家公园既是生物宝库,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依托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宣传和生态体验,传播国家公园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加生态获得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国家公园落地亮相,运作数年的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成果。

创新特许经营的模式

划定了国家公园范围只是第一步,保护与利用才是更重要的目标。公众高度关切国家公园能否进入游玩,会不会收费?

“国家公园是最好的生态产品,也是最美的自然课堂,还是最有吸引力的生态体验胜地,所以肯定是要对公众开放的。”唐小平表示,坚持全民公益性是国家公园重要的理念之一,按照现在的规划,国家公园划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进行管控,核心保护区里原则上只对科学研究、考察、监测等活动进行开放,而一般控制区的范围,将划一定的范围,对旅游者、对公众进行开放,要满足公众进入自然、亲近自然的要求。

因此国家公园将会鼓励建设一些像自然教育基地、科普基地、野外观测点,包括露营、徒步、解说系统等,开展自然教育、自然游憩和生态体验活动。

至于在国家公园里开展旅游活动,则会有所区别。唐小平表示,今后国家公园将要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除了公益性活动外,所有经营性活动都采取特许经营。国家公园将根据环境容量,合理确定每年或者每天访客承载的数量,建立门票预约制度,科学测算整个运营成本。“原则上公益性项目可能都是免费的,经营性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唐小平表示,将根据每个项目特点核算成本,少收费,严格控制经营服务类的价格,主要目的还是要让公众进入到国家公园里感受自然之美。

“国家公园不能建成无人区,也不是一个隔离区,更不是我们人为设定的一个禁区。”李春良补充道,国家公园管理部门要做的是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要做到的是要把生态保护和生态游憩、生态体验相得益彰。国家公园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国家公园建设,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国家最美、最优质的生态产品。

与一般意义上单纯供游览休闲的公园不同,国家公园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这无疑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国家公园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怎么办?原住民的生计该如何解决?国家公园里的旅游设施设备该拆吗?

唐小平表示,国家公园还是要强调牢记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把生态系统的关键地区、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划到核心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保护。所以,这里原有的工矿企业、村镇、开发项目,该退的应该要退出来,如果有一些村庄或者项目暂时不能退出来的,可以设一个过渡期,先后有序的退出。

据其解释,在国家公园里的一些活动区域,特别是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区,包括游憩体验活动区,今后都在一般控制区里开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其追问,在国家公园内已经建成并运营的酒店等旅游设施,该如何处置?唐小平指出在核心保护区内的设施,原则上应评估后逐步退出。

唐小平指出,国家将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特别是建设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一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要引导地方建立一些差别化的生态补偿政策。特别是考虑到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因为生态保护、开发项目退出受到的一些损失等因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也要向国家公园所在地区进行倾斜。

除此之外,唐小平认为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应引导原住居民向绿色方向转型。创新一些特许经营的模式,优先考虑当地居民或当地企业参与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项目,支持当地居民在适宜的区域从事一些像林下经济、农事体验等经营活动,推动园区居民的转型发展,也鼓励开展像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科普宣教的活动,引导和支持当地政府在国家公园的周边或者入口建立一些入口社区,发展特色小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