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生翟惠如、记者蔡姝越 上海报道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2年第二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包含教育培训、网络游戏、医疗美容等方面的案例。
其中,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游族”)因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4万元,并被责令停止发布。
根据公告,游族通过某代理商在浏览器平台投放《少年三国志:零》游戏广告,为了取得较高的点击率,发布了含“SSR 天天登录免费拿、视频中可直接抽到五星关羽、五星张飞,送顶级武将”等虚假夸大内容。
经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实后,消费者在游戏中需要通过充值消费才能获得上述福利,而非简单登陆获取。游族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构成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所指的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罚款人民币44万元整。
事实上,游戏广告涉及虚假宣传的事件并不罕见。早在2020年8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对上海晋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大圣轮回》广告中所宣传的游戏销售规模、所获荣誉、“合宠”技能玩法等游戏要素均系虚假宣传,责令晋展网络停止发布广告,并处以人民币133万元的处罚。
而游戏用户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2021年6月25日,伽马数据发布的《游戏消费者权益保障调查报告》中指出,游戏消费者对于游戏中存在虚假宣传这一现象表示不满意,超过七成受调研用户认为“打击游戏中的虚假宣传”是加强对游戏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方向。同时部分调研用户认为现阶段有关游戏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法规条例尚不完善,未来应“完善相关法规”,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
那么,在宣传游戏的过程中,游戏公司应如何确保广告合规?诺诚游戏法创始人、游戏律师朱骏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游戏公司首先应当建立、完善广告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广告合作各方的权责、合作规则、违规追责等事宜,同时应当配备熟悉广告法规的广告审查人员或法务人员,帮助游戏企业把控风险。同时,也应重视游戏广告素材合规审查,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审核游戏广告是否存在禁止发布的内容,审核广告是否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避免存在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的违规风险,避免违规使用绝对化用语,注意合法合规引用数据资料等。
“游戏公司无论作为广告主、广告发布者、还是广告平台,都需要结合现有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范和相关司法判例,对游戏广告进行合规管理、建立健全游戏广告相关管理制度。”朱骏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