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精准举措,青禾计划持续深化科技企业服务

2022年07月08日 20:03   城市频道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2000余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7000家,认定市级瞪羚企业5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772.71亿元,认定发布“三器”示范平台56个,累计建设创新联合体等研发平台30个;成功推动三家公司上市,其中天润科技正式上市,西测测试、农心作物2家科技型企业通过上市审核。”

“这一组组增长数据,足以佐证秦创原建设形成的良好开局。”西安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志军在秦创原青禾计划发布活动上总结道:“如何深入发掘资源禀赋,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持续汇聚,承前启后,将“良好开局”顺势转化为“大好局面”,成为未来工作的主线。在这一背景下,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作为指导单位,由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作为实施单位的“青禾计划”应运而生。”

7月4日,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西咸新区管理委员会指导,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西咸新区财政金融局、广东南方财经控股有限公司主办,秦创原创新资本研究中心、魔茧科技共同承办,中国光大银行西安分行特约支持的“秦创原·青禾计划发布”活动盛大召开。

“青禾计划”是企业发展视角下的公益性赋能培育项目,旨在融通产业、资本、政策、教育等资源,集聚各类优质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多方合作共建的方式打造国内知名的科创服务品牌。

站在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角度,经营、资金、人才、品牌四大难题,是企业经营绕不开的核心问题。青禾计划将打造“融通产业链供需、拓宽投融资渠道、筑牢人力资源支撑、塑造品牌影响力”四维一体的支撑体系,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发展。

除此之外,6月7日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发挥科技金融支撑作用支持科技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以六大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举措,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支持我市科技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加持青禾计划更好的贯彻实施。

六大举措精准赋能

一、市区联动,共同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鼓励区(县)、开发区建立科技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服务站),出台科技金融奖补政策,发挥财政和金融政策叠加效应,共同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构建良好政策环境。支持区(县)、开发区多渠道收集汇总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清单,联合合作金融机构,共同支持企业发展。

二、精准帮扶,开展针对性融资纾困工作。

对纳入融资服务清单的科技企业,积极向合作金融机构推送。精准帮扶、服务上门,通过信贷重组、贷款展期、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计划等方式,开展针对性融资纾困工作。

三、提高效率,实施惠企便捷服务。

优化在线服务,发挥西安科技大市场“秦创原·西安科技金融直播平台”作用,定期进行网上路演,开通对接咨询热线,做好政策咨询、业务培训和一对一指导服务。对于首贷企业,简化业务流程,协同实施惠企便捷服务。

四、加大力度,推广科技金融创新产品。

扩大“技术交易信用贷”入围合作银行范围,鼓励合作银行突破现有风控模型,利用技术合同赋能科技企业开展融资。加大力度推广“技术交易信用贷”“无形资产质押直贷”和“贷款保证保险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贷款门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扩面增量,支持合作担保机构“敢担、愿担、能担”。

合作担保机构对营业收入低于2000万元(含)小微科技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服务的,担保补助按照《西安市科技金融融合业务工作指引》(市科发〔2021〕91号)文件单列核算排名。

六、协调机构,落实科技金融保障措施。

鼓励合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对申请无还本续贷、展期的贷款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合作机构进行续贷和展期。展期期间,合作金融机构和贷款企业可继续享受相关政策支持,确保2022年科技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21年同期融资成本。

青禾计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多方共建下,“青禾计划”一定能打造成为秦创原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战略高地,成为国内知名的科创服务品牌,助力科技创新企业腾飞。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