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蓉 佛山报道
当前,各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培育新动能,国资国企改革被视作重要抓手之一。
8月8日,佛山市举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暨市属企业集团集中揭牌仪式。未来,佛山将推进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释放国资国企内生动力、市场活力。
到2025年,全市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实现倍增,资产总额超1万亿元,营业总收入超3000亿元,控股上市公司20家左右。其中,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5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2000亿元。
为此,佛山重构国资框架,组建八大市属企业集团。这是继“靓女先嫁”后,佛山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的再一次创新性探索。佛山国资国企将在保持“基础性、公共性”定位基础上,更加突出“先导性”,在招商引资、服务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
佛山国企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国有企业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1993年,佛山在全国率先推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转制,“靓女先嫁”式的产权改革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奠定了佛山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地位,拉开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序幕。
彼时,佛山电子、家电、塑料、陶瓷、食品等领域的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当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国有的无线电厂就有8个,无线电八厂研制出的世界首台智能中文声控打字机,实现了当时国内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然而,从辉煌中走来,佛山国资国企却没能跟上“市场化”浪潮。
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在会上直言,与中央、广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要求相比,佛山国资国企发展已经相对滞后,市属国企在行业地位上有明显差距,没能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横向看,目前佛山国有资产规模总量在全省仅排第五,与诸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的国资国企发展差距甚远,与佛山超万亿GDP和经济总量全省第三的经济地位并不匹配。
“十三五”时期,佛山国有资产从1978亿元上升至4350亿,年均增长17%。但同期深圳年均增长32%,珠海年均增长22%。
佛山国资还存在着盈利水平不高、产业引领作用偏弱、服务招商能力偏低、产业空间拓展不足等问题,含金量不高。
例如,佛山市属国企的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519亿、26亿,是珠海的1/5和1/6;全市9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而广州、深圳、东莞等市一直坚持民生保障与产业发展并重,在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超前布局。
而在安全保障看,深圳国资保障了全市90%以上的果蔬、85%以上的水产品、60%以上的冻品和干货供应。佛山国资在保障城市安全运转、支持民生事业发展、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有些乏力。
“差距摆在那里,只有改革才能超越自我,追赶先进。”郑轲如是说。
佛山勇于直面问题,并积极破题。
2021年11月,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市国资国企要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领头羊和政企联动协同发展领头羊。广东省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会议,也从高质量发展路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对国资国企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佛山深化国资改革提供了方向。
本次大会上重点解读的《佛山市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基础上,明确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功能定位、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
统筹推进解决五大突出问题
“主要还是我们没有把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理顺。”在8日的会议现场,郑轲分析,之所以佛山国资国企没能延续辉煌,是因为佛山国有企业制度层面存在五大突出问题:定位不够准确、主业不够突出、治理不够科学、机制不够灵活、层级不够简洁。
本轮改革正是从统筹推进解决“五大问题”的角度来设计。佛山市属国企以往集中于“基础性、公共性”领域,本次改革则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先导性定位”,强调服务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例如,新揭牌的八大市属企业集团正对应包括产业投资平台、工贸发展平台、交通投资平台、轨道开发平台、城市建设平台、民生保障平台、人才创新平台和医疗物资平台,不少是对原有的国企进行整合优化,以更好地发挥国资国企在服务城市安全、服务民生事业、服务产业体系、服务招商引资、服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作用。
再比如,公控公司更名改组为佛山控股集团,强化产业投资平台功能,通过归集放大市级产业类基金,投资一批事关佛山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龙头企业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打造形成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
公盈公司更名改组为佛山工贸集团后,将加大工业领域投资并购,积极布局工业园区服务、工业会展服务、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等业务板块。
新组建的佛山医药集团则将参与推动生物医药、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医疗康养、医疗物资生产流通和服务、医药产业投资、生物医药产业金融等主营业务。
新设的佛山人才集团将强化人才服务、科技类园区开发建设、研发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科研成果转化服务。
这些主业都与佛山的中心工作息息相关,将成为佛山新的引擎所在。
抓改革必须抓住关键,郑轲表示,“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提升企业活力、效率的关键之举。佛山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机制”。
本次《方案》提出,要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深化薪酬分配机制改革、构建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并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具体来说,稳步推行经理层市场化选人用人模式,健全管理人员刚性考核及优进劣退、末位调整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实行公开招聘,强化岗位管理,畅通员工市场化流动和退出渠道;坚持“效益增工资增,效益降工资降”,坚决破除平均主义和“高水平大锅饭”。
企业制度改革同样关键。按照“务必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领头羊”的要求,佛山将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适宜混改企业积极引入具有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调性战略投资者,动态优化混改企业股权结构。
发挥国资的关键牵引作用
近年来,国内众多城市都把发展国有企业作为重大战略,积极通过改革做大做强做优,放大国有企业的影响力。
2019年7月底,上海、深圳、沈阳、青岛、西安、武汉、杭州等多地作为地方国企领域的改革“旗舰工程”——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得到了国务院很多突破性的政策支持,极大促进这些城市国企的发展。
其他城市虽然没有列入试点,但也在积极进行改革,比如安徽合肥,以京东方项目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使合肥建投一举迈入全国城投行业的先进行列,成为全国城投行业的典范;再比如珠海投资通过产业并购,一年内控股近20家上市公司。
一系列创新模式给了佛山国企改革以动力和启发。
本次《方案》提出,要改变政策招商、资源招商等传统模式,推行“国有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新模式,发挥国资的关键牵引作用,实现以股权投资吸引大型优质项目。
这一点作为国内城投标杆的合肥已经验证了可行性。合肥建投在产业投资方面始终遵循市场规律、善于应用金融和资本市场工具,形成了产业投资的诸多经验做法。例如,京东方项目在合肥的成功,包括后来切入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领域,被外界誉为培育产业的“合肥模式”。
所谓“合肥模式”,其重点就是找准产业方向,尊重产业规律,通过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和实施资本市场有序退出,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后投向下一个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佛山或将借鉴这一模式。佛山国资国企将在强化佛山控股集团的产业投资平台功能、增强佛山交通集团的交通产业投融资平台功能的基础上,持续跟进省市区联动项目,联合省市区国企推动园区建设、水环境治理、基金组建、工程代建、地块盘活等重大项目;市、区属国企也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重点开发建设运营云东海生物医药港、佛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
郑轲要求,要围绕佛山市“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企业上市倍增计划,稳妥有序开展产业投资并购,在推动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主动作为。
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佛山国资下一步将通过实施“上市公司+”战略,建立上市后备企业梯队,推动国资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