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区作为一线城市广州最有活力的城区之一,正强势崛起——平均年龄最小,只有33.2岁;受教育程度最高,大学以上学历占比42.9%;市场主体最多,有63.1万户。
8月30日,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天河平行分会在广州国际金融城盛大启幕,天河向全世界发出投资邀约──"汇天河 筑未来"。而“要投资、到天河”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家的共识。本次天河平行分会上,天河凭借“活力”释放“引力”,一批重大产业平台重磅亮相,重点项目签约,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议天河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广州市天河区区长陈建荣表示,作为广州的经济龙头、城市客厅和创新引擎,今日的天河,正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机遇,紧紧围绕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以乘风破浪、奋楫扬帆之势,全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枢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先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窗口和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样板示范,争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典范。
近年来,金融业、现代商贸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已经成为该区的五大主导产业。据了解,天河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重大平台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促进人才、资本、创新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高效融合,助力市场主体活力更加充分迸发。
天河迎来高质量发展“黄金期”
上世纪90年代,科技界流传着一句"北有中关村,南有五山科技街"。1989年建成开业的五山科技街,周边围绕着华南师范、华南理工、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四所重点高校,集聚了最早的科创人才,大量教授、学生携高校创新科技资源下海经商,一时间风头无两。
如今,天河汇集起一批强大的创新资源:包括26所高等院校、51家科研机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扎根天河,48名院士、超30万名各类创新人才集聚天河,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88家、占全市24%。
新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和先进制造也正在接棒成为“新力军”。小鹏科技园、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二期、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总部暨南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南方数码空间大数据创新中心、粤科天河智能制造产业园、天河?生活智慧谷(涅生科技大厦)等130个项目被列入天河区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围绕创新资源布局,天河区大力推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打造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拥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3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39家、占全市1/3,稳居全市第一。
天河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生态体系。据天河区统计,从2019年至今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50亿元。该举措为天河区缺少固定资产但能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和智慧的企业人才,解决了创新创业的资本短缺难题。
如今,天河已经成为广州市高端的服务业汇集中心,工程技术和设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咨询服务、广告等四个百亿级高端专业服务业细分行业全部集聚在天河。
数据显示,全市1/3的会计师事务所、1/3的律师事务所、1/5的地产中介公司、70%的人力资源机构集中在天河CBD,能够为各类企业提供最便捷、最全面的专业服务。
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今年4月印发行动方案,全力支持天河中央商务区建设"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给予开展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等7方面省级支持,并争取探索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等3方面国家支持事项,天河中央商务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将为成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天河的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080.57亿元,占GDP比重70.2%,对GDP增长贡献率83.3%。
天河区区长陈建荣表示,CBD是天河建区37年以来的发展成效,也是天河连续15年稳坐广州第一强区的关键。接下来,利用天河东片、北片广大腹地大量的优势,天河经济增长有望再添“新动能”。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州国际金融城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24.6%,新出让土地2宗,粤港澳大湾区(天河)理财资管服务中心、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落地。天河智慧城新开工易兴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5个,新引入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5家,中移动南方基地二期项目6号地正式投入使用。
鹏瑞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郭东风表示,产业、城建、区域政策扶持等利好不断,天河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和机遇期。
“一直以来,国际金融城的发展备受关注。随着广州十四五规划发布,首次提出国际金融城‘两区一中心’的新发展定位,广州国际金融城将成为广州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区域,引领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数产融合发展,成为天河乃至广州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郭东风说。
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会客厅”
近年来,一个新的趋势是,高端服务业在回城,科创正在都市化,制造业由于生产方式改变有了新的特质,又重新到城市集聚。
广州市天河区在“十四五”规划中首次将现代都市工业列为主导产业之一,目标设定为到202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9%。天河区提出,将加快制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大力发展都市工业,聚焦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集中力量引进研发、销售、结算型工业企业总部。
以天河智慧城为例,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13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28个),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25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11家)。目前,天河智慧城进驻了网易、佳都、南方测绘、极飞科技、小鹏汽车、北明软件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总部。
“今天,当人们谈论创新的时候,不再像10-20年前一样,仅仅关注商业模式创新,而是越来越意识到,所有创新的底色其实是科技创新,还有背后与科技创新配套的金融,这就是城市‘下半场’竞逐的关键所在。”著名学者吴伯凡在天河平行分会上说。
例如,今年全国首个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落户天河,预计2025年建成近10万平方米的正式园区。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倪全宏表示,通过省市区联动、产学研合作吸引金融、科技领域各方主体集聚,推动新兴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将成为广东金融的新名片。
太保资本副总经理、太保不动产总经理高小羊透露,太保资本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六个重点项目,深度参与和服务到湾区建设当中。“未来,太保大湾区总部大楼的投资落地和全面运营的展开,在四个方面将能够契合和呼应天河区‘十四五’规划。例如,我们所管理的2.6万亿资金,如何发挥好、秉承好集团对长期投资理念的贯彻,助力好这些新兴产业、优秀产业在天河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负责人谢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是广州难得的发展机遇,投资广州等于投资大湾区。在广州,金融业、专业服务业和科创产业都将获得持续发展机会。而天河区目前已集聚广州高端的服务业,也具备科创产业发展基础。广州国际金融城将是天河区承载产业扩张的重要载体。
“优质的营商环境、高度集聚的资源是天河的优势。天河区目前已集聚广州高端的服务业,也具备科创产业发展基础。国际金融城会带来优质商务载体的进一步扩容,带来更多的优质企业资源。”谢晨说。
而作为一名曾在广州天河区生活了14年的财经领域学者,秦朔熟知天河,并与诸多企业人士和创业者保持持续交流,他对天河有着自己的观察和见解。
在秦朔看来,天河最重要一个精神特质,就是“闯”和“创”。他将天河精神总结为“创新万象”,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特质,天河得以聚集大量科创企业和人才,连续15年蝉联“广州经济第一”,并在十年里接连实现GDP的四次千亿级跃升。
秦朔认为,天河作为大湾区轴心城市和广州的轴心,要有全球的发展眼光,天河也应成为广州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会客厅、人才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