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降薪潮来袭!近九成上市券商薪酬下滑

2023年04月13日 22: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域,实习生欧子舒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生欧子舒 深圳报道

券商行业降薪潮已来。

据Choice数据,截至4月12日,在有可比数据的22家券商中,有19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降,其中招商证券下降39.37%,有着投行贵族之称的“中金公司”下降29.60%。

高管年度薪酬总额未能“幸免”,有18家券商出现下调,其中中金公司下调幅度接近56.30%,申万宏源下调近54.16%,东兴证券更是达到惊人的61.24%。

由于券商的薪酬一直备受市场关注,2022年的降薪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券商利润下滑、投资受负面影响的担忧。

对此,招商、中信等多家证券机构表示,将把薪酬与业绩结合起来,合理调整薪资结构,平衡不同岗位的报酬,对员工实现正向激励。此外,下调员工人均薪酬和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也是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响应。

多位券商人士表示,降薪还是以高管为主,另一方面是去年券商行业整体业绩不佳,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如果公司业绩回升,薪酬有可能会上涨,“普通员工已经低于制造业的水平了,工作降无可降。”

2022年部分券商员工人均薪酬和高管年度薪酬总额变化幅度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九成上市券商薪酬下降

2022年上市券商年报披露进程过半,多次引发热议的券商薪酬话题,也揭开了谜底。

目前披露年报的券商中,在有可比数据的22家券商中,有19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降,占比达到86.36%,百万年薪已成过去式。

不过头部券商仍然维持了相对高薪。其中,中信证券以83.64万元位列第一,国泰君安以人均年薪74.19万元位列第二;申万宏源、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以67.49万元、64.78万元和62.97万元位列第三至第五。

2022年,“券业一哥”中信证券人均薪酬下调,降幅为11.68%,其人均薪酬为83.64万元。中金公司的人均薪酬缩水规模最大,对比2021年人均薪酬减少了34.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降薪带来的影响在管理层尤为明显,以中金公司为例,管理层报酬由上年的9441.6万元降至4126.3万元,大多数管理层报酬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执行董事黄朝晖的年薪降幅近56%,由795.3万元降至348.4万元;监事会主席高涛的年薪更是由794.3万元降至164.2万元,降幅超79.3%;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下降56.6%。

2022年,有7家上市券商金额前三的高管合计薪酬超过1000万,而在2021年开出同等高薪的上市券商有17家。

业内人士表示,从经营角度看,受市场波动影响,证券行业2022年度经营业绩承压,因此薪酬整体会出现下滑。另一方面是受相关政策的影响,券商降薪下调员工人均薪酬和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也是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响应。

引导建立长效合理激励约束机制 

证券公司薪酬较大幅度下调是大势所趋。

2022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指出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当对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支机构负责人和核心业务人员建立薪酬递延支付机制,明确适用条件、支付标准、年限和比例等内容。薪酬制度中应当明确不通过包干、人员挂靠等方式开展业务,不通过直接按比例分成等独立考核方式实施过度激励,不将从业人员的薪酬收入与其承做或承揽的项目收入直接挂钩。

同年8月,财政部对国有金融企业发布“限薪令”。其中提到金融企业应积极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有效平衡各层级收入分配关系,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并调动其积极性。在收入分配结构方面,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不得在工资总额之外以其他形式列支津贴、补贴等工资性支出。

此外,今年2月,中纪委还发表了《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文,直接提出要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等错误思想。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加固金融和央企领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3月31日,证监会宣布就《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证券公司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薪酬水平和结构与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相匹配,避免短期激励、过度激励等不当行为,并建立与公司合规风控情况相适应的薪酬递延、止付和追索扣回等制度,强化内部问责。

证券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一直在积极引导行业回归本源,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市券商的薪酬改革探索 

券商的薪酬广受市场关注,2022年的降薪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利润下滑、投资受负面影响的担忧。目前,已有多家券商对降薪事宜做出了回应。

4月3日,面对业绩发布会上投资者关于降薪事宜的提问,广发证券合规总监、董事会秘书徐佑军回应称,广发证券将积极坚持贯彻稳健经营理念、确保合规底线要求、促进形成正向激励、提升公司长期价值的原则与要求,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公司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更好承担社会责任。

在制订薪酬制度时,将结合广发证券经营实际情况、合规风控效果、自身发展战略、股东长期利益等多种因素制定薪酬预算总额,综合该公司实际情况和市场水平确定薪酬标准,平衡不同职位、不同岗位人员的薪酬收入。

4月6日,招商证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遵循业绩目标对标市场、薪酬水平对标市场的双对标原则,根据岗位价值、业绩结果、绩效表现、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落实情况等多维度确定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此外,公司积极探索并落地实施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措施。

此前,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也在3月3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要薪酬方面坚持“业务导向、专业导向、能力导向”的原则,要把即期和远期,短期和长期的奖励计划结合起来,让员工不仅在当下的发展中能体现自身作用,也能在中信证券的长远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多位券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融业薪酬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降薪方案范围将是整个金融行业,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需要行业的持续探索。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