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或难消欧美通胀压力

2023年05月23日 19:4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本报评论员,胡光旗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将呈下行趋势,预计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较去年将下降21%,在2024年保持稳定。大宗商品整体涨幅趋缓甚至下行,对于抑制全球高企的通胀水平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排除超预期因素造成的非理性变化,高度关注全球物价波动的边际变化,对于实现内外均衡依旧十分重要。

造成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供求的非对称变化。疫情期间,全球大宗商品遭遇到严重的总供给冲击,同时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导致全球总供给曲线加速左移,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迅速抬升。主要发达经济体为抑制不断高企的通胀,不得不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特别是美联储自去年开始,不断提升联邦基金利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胀继续攀升的势头,实现了CPI连续十个月的下降。但是,利率中枢的快速抬升,扭曲了资金价格,同时显著抑制了投资以及消费需求的回升。可以看到,目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已由疫情期间的总供给冲击,转向后疫情时代的有效需求不足。

显而易见,过高的利率环境,对疫情后全球经济的恢复以及有效需求的回升,起到了较大不利影响,但通胀的高粘性特别是易上难下的特征,将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尚难转变货币政策导向。数据显示,美国核心通胀已经连续四个月处于5.5%的水平;欧元区4月CPI仍同比增长7%,核心CPI同比增长5.6%,依旧显著高于央行2%的政策目标。由于维持物价稳定是各国央行的重要目标,那么考虑到通胀的顽固性,各国央行尚难放弃紧缩性货币政策,全球利率中枢还将有所上移,投资与消费还将处于被压制的阶段,这对于全球经济的恢复大为不利。

同时,高企的利率环境也,进一步损害了全球的金融稳定,造成全球金融风险同步上行,金融震荡频率不断加大。硅谷银行等一系列事件,反映出欧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在由超常规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阶段,极易出现资产负债两端的久期以及成本收益的不匹配,从而造成金融机构由浮亏转向实亏。金融震荡将导致宏观经济预期与市场主体信心弱化,从而进一步阻碍全球经济的回升势头,总需求不足还将继续构成大宗商品价格温和下行的重要助推力。

然而,大宗商品价格的温和下行,并不意味着未来通胀压力的自行缓解,以及全球总供给冲击的彻底消散。首先,疫情期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远高于2015年至2019年间的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一方面是温和的下行,另一方面是高中枢和高水平环境之下的下行,要完全回落至疫情前的水平,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其次,尽管目前有效需求不足暂时超越总供给冲击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但这并不意味着总供给冲击将结束。相反,立足于经济周期和国家经济安全观的视角来看,经过疫情期间的供给短缺,各国均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浪潮消退之后,随之而来的贸易壁垒加深和重要战略储备物资的争夺。因此,立足于长周期分析,重要战略储备物资以及各类大宗商品的相对供给不足,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常态”,各国对粮食、石油、天然气、矿石、煤炭、贵金属等资源的争夺还将愈演愈烈。第三,地缘政治冲突与极端天气,成为影响全球物价走势的超预期因素,未来这种冲击还将此起彼伏。

尽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温和下降,但粮食、煤炭、天然气三项依旧存在重新上涨的风险。俄乌冲突以及今年的拉尼娜现象等不稳定因素,将直接影响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主要粮油作物出口国产量,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还将处于供给持续偏紧状态。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中断,还将影响天然气以及煤炭价格。对于我国来讲,目前国际通胀输入压力已经趋缓,国内总需求不足,通胀水平较为温和,是采取宏观政策组合拳,全力推动有效需求回升的有利时机。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