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指本周全线皆墨!下周,市场又将如何运行呢?分析认为,在当前的基本面和流动性支撑下,市场不具备大幅回调的风险。在连续多日调整后,很多个股显然进入到了再度值得介入的位置,下周市场企稳反弹的可能性大。
猜想一:股指将企稳反弹?
实现概率:80%
具体理由:本周A股三大指数回调明显且均创出年内新低。展望后市,有分析认为当前基本面和流动性支撑下,市场不具备大幅回调的风险;另一方面在连续多日的调整后,很多个股显然进入到了再度值得介入的位置,下周市场企稳反弹的可能性大。
“我们认为A股底部将至,策略上可逐步从防御思维转向布局思维,低位布局逐步买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在市场连续下跌后,A股已经进入底部区域,我们认为市场无需过度恐慌。当前权益资产配置性价比高,多数行业板块均跌回低位,充沛的宏观流动性带来的资产荒有望提供底部支撑,同时悲观的经济和政策预期下也有出现预期差的可能。
方正证券研报表示,近日沪综指在蓝筹股的拖累下连续下跌,技术上不但形成超卖还留下了未来即将回补的缺口,短线沪综指若继续回落将回补今年1月16日留下的周线缺口,这有利于消除未来行情的隐患,沪综指已跌破半年线及年线,并即将形成平台破位走势,从技术形态及盘口特征上看,此轮A股下跌有虚跌指数、挖空头陷阱之嫌。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指出,近期市场总体表现较弱,中证全指、沪深300和创业板等指数都已经逼近月线4连阴。也就是说春节以后一路震荡走低。当前指数回到了去年的低位附近,但是宏观经济形势即使有压力,仍然远好于去年,且二季度、三季度的复苏动能有望加强。当前股票资产仍处于相对低位,和债券类资产相比,性价比凸显。
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提到从近期A股市场走势来看,无论是交易型资金还是配置型资金均有较强的做多意愿。不仅仅是因为经过了5月中上旬的回落,主要股指又到了相对低位区域,赋予此类资金积极做多的底气。而且近日市场涌现出诸多积极的催化剂,从而刺激着各路资金做多的意愿。
不过在国海证券看来,A股市场再度陷入调整,前期两大主线双双回落拖累三大股指震荡下挫,大盘持续呈现缩量弱势整理,在此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较低,资金更倾向布局低位且具有一定防御属性的方向。短期来看,受内外利空因素交织影响,市场调整或未结束,建议控制好仓位耐心等待破局机会到来。
应对策略:后市仍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短期可重点关注AIGC算力板块(通信、计算机、半导体)。此外,结合业绩和基金仓位,关注家用电器、商贸零售、公用事业和非银金融行业的轮动机会。
猜想二:算力概念持续强势?
实现概率:80%
具体理由:近两个交易日算力概念走势强劲,算力芯片、存储芯片、服务器等分支全面开花。分析人士认为,在众多巨头参与到大模型和AI算力竞赛的背景下,英伟达业绩及与指引超预期,体现的是AI算力基础设施现阶段和未来的高景气,也为AI应用的持续落地奠定基础,算力概念或持续受到资金的追捧。
事实上,随着AI技术的发展,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日益成为AIGC应用的核心制约。大模型和数据集是AIGC发展的软件基础,而算力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中信证券研报指出,ChatGPT自年初以来已成为现象级产品,推动产业迎来iPhone时刻,并从“小作坊”走向工业化时代,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继续建议重点关注算力、算法、应用以及终端相关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头部公募机构加速布局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算力”。近日,华夏、广发、富国、南方、博时、国泰、汇添富、华泰柏瑞等8家基金公司申报的“中证算力基础设施主题ETF”获得证监会接收材料,易方达此前上报的“国证算力基础设施主题ETF”也于4月14日获接收材料。
分析认为在头部公募机构积极布局“算力ETF”背后,是看好算力行业大发展带来的红利。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表示,近期公募机构集中申报算力基础设施主题ETF产品,一方面是基于对算力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ETF可以更好地分享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是响应市场投资者需求,为投资者投资算力板块提供便利性。
长期来看,本轮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可以说开启了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周期。人工智能从专项智能拓展到通用智能,下游应用广泛,对各行业领域都可能带来较大的降本增效空间。而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发展应用离不开大量的算力支持。在计算机硬件和通信等数字化基础设施领域开展有效投入,这也将带来算力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相关基金公司表示,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算力基础设施板块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便进行了积极布局。不过,“算力”行情一路高歌猛进是否会存在过热风险?有基金公司表示,短期快速上涨的板块都面临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但长期来看,本轮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开启了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周期,将带来算力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应对策略:短期快速上涨的板块都面临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但长期来看,随着我国步入数字化转型加速期,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中核心的生产力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底座,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可以考虑遇调整布局。
具体理由:近期行情中,“中特估指数”遭遇下挫,部分个股呈现下跌走势。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特估”行情迅速降温,且近期以金融股为代表的“中特估”个股跌幅较大,“中特估”权重股有被部分资金集中抛售的迹象,可能与汇率走低有关。不过,“中特估”整体基本面良好、估值偏低,短期急跌后迎来良好的中长线投资机会。
分析认为,“中特估”不能按照一个简单的主题行情来看待,它是未来一个比较长周期的投资主线,主要有四个因素。从盈利、估值、商业模式等今年几个大事件的角度来看,“中特估”应该会是一个比较长的投资线。现在央企一是估值低,二是在政策催化上,能够预期到从国资委考核角度理解,未来盈利基本面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也在近期公开表示,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探索建立应运而生。伴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完成,国有企业在“强治理、增活力、优布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效,核心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低估值+高分红”是一条重要且清晰的央企、国企投资思路,是助力央企、国企“价值实现”的潜在可选路径之一。
事实上,通过持续性的改革,央企经营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数据方面,2022年央企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76.3万元,同比增长8.7%;研发投入继续增长,研发经费同比增长9.8%。营收方面,全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5%。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就行情出现调整的原因提到,“主要在于相关板块短期涨幅过快而且积累了较大涨幅,安全边际下降,市场态度开始出现分化,抛盘压力增大。同时,‘中特估’相关个股多数是大盘蓝筹股,市值比较大,在存量博弈的行情下,缺乏增量资金入场承接。但长期来看,在对应的央企改革、利润率提升、治理优化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中特估’或仍是一个值得长期配置的方向。”
国信证券表示:“我们仍看好年内‘中特估’的投资机会:一方面从‘中特估’指数的市净率和未来一年收益情况的历史复盘来看,基本呈现低估值-高预期回报的分布形态,而目前即便估值有所态势,仍处在指数市净率估值历史中偏低、预期回报较高的位置,因此从年内中期角度来看,我们对‘中特估’指数仍具有信心。另一方面即便离岸美元回流美国造成人民币汇率短期‘破7’,但投机资本仍然不敢沽空人民币。在美国金融风险频发的情况下,我们对外资布局国内市场持续看好。从外资的观点来看,主流外资对央企、国企价值重塑仍较为乐观。”
应对策略:重点关注券商、银行、保险、建筑当中的“中特估”短线反弹及中长线的投资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