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政策性银行要尽早做好新一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承接准备工作,对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支持的项目,各银行机构要积极跟进配套融资服务。”近日,江苏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和优化金融供给助力我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显示。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2022年最重要的增量政策工具。2022年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2022年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成立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农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进银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的方式进行投放。三家银行获得的基金额度和各行体量成正比: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2022年10月中旬披露,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分别完成全部2459亿元、684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任务。按此计算,国家开发银行投放的额度在4200亿左右。
发改委曾披露,截至2022年11月底,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主要用于支持交通、能源、水利、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市政和产业园区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
2月24日,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用好用足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把握贷款投放力度和节奏,稳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同时,央行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也表示,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撬动有效投资。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通知》内容之一,《通知》提出了“一有力、七优化、两加强”十个方面具体举措,全力支持江苏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如,《通知》要求有力保障资金供给。银行机构要积极向总行争取信贷规模和项目支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深耕本地、下沉服务,强化社区和县域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扩大内源性资本补充、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方式多渠道补充资本,持续提升资金供给能力。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确保金融资源有效投入实体经济,严禁资金违规空转。
《通知》要求优化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投放,加大消费类综合金融服务减费让利力度。要主动对接各地消费节等活动,优化文体、娱乐和旅游等场景的消费金融服务,促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要提升金融对绿色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的支持促进作用,助推实物消费提档升级。要积极探索新市民专属信贷和保险产品,不断丰富农村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培育发展新型消费。
《通知》还要求优化房地产业金融服务。银行机构要落实好“金融16条”等房地产金融政策,支持房企贷款合理展期,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相关工作。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优质建筑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满足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大力支持居民首套房和其他改善性购房需求。要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做好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江苏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比年初增加8723.8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