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盘1500亿帝国,这个泉州人带出一群富豪

2023年02月28日 09:57   21世纪商业评论   覃毅,鄢子为
玻璃起家,四处出击。

记者丨覃毅 鄢子为  编辑丨鄢子为

玻璃大王李贤义,又显彪悍。

27日,其掌舵的信义光能公布,2022年收入205亿港元,创出新高,净利润为38亿港元,有所下降。

信义光能只是李的一家企业,旗下另有信义玻璃、信义储电和信义能源三家香港上市企业,目前总市值1500亿元人民币。

单单信义玻璃,就与福耀玻璃体量大体相当,论利润,2022年上半年,还比福耀玻璃的多了5个亿。

从财富来看,李贤义也盖过福耀创始人曹德旺一头。

据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李的财富达到510亿,是曹德旺的2倍。

但是,这个泉州人比他福建老乡,低调得多。

逆袭福耀

滚滚而来的财富,源自玻璃生意。

与专注做汽车玻璃的曹德旺不同,李贤义还经营着光伏玻璃和建筑玻璃业务。

信义光能做的就是光伏玻璃生意,信义玻璃的主营产品是浮法玻璃、汽车玻璃。

后者是前者的大股东,持股约23%。

李贤义嗅觉敏锐,最初创业瞄准的是汽配市场,慢慢过渡到汽车玻璃领域。

2007年,光伏行业热度高,在汽车玻璃行业浸润十多年的李贤义,转向光伏玻璃这一细分市场。

光伏玻璃是组件的前后盖板,为太阳能电池遮风挡雨。

在成型工艺上,光伏玻璃主要分为超白压延玻璃和超白浮法玻璃,前者透光率强,后者更薄且生产成本低,广受光伏组件厂商认可。

信义早期做汽车玻璃就是采用浮法,李贤义从车用跨界到光伏,难度小些。

有了前期积累,李贤义在光伏玻璃这条赛道上跑得很快。2013年,光伏玻璃业务从信义玻璃里剥离出来,单独上市。

信义光能后来居上,一跃成为李家上市公司里市值最高的。有了它的助力,李贤义越过曹德旺,登上玻璃大王宝座。

信义玻璃不对信义光能并表,也就说其营收不会反应在信义玻璃的财报上。

若单看收入的话,信义玻璃要略少于福耀玻璃。

若一起计算,2022年上半年,两家收入共计约合人民币205亿元,超过福耀玻璃的129亿元。

豪门家族

泉州农村出身、初中毕业、15岁辍学打工......李贤义的起点很低。

白手起家,他一手创建信义系,李氏族人与其妻子董系治的娘家亲戚,交错持股。

李贤义的姻兄董清世,担任信义光能非执行董事、信义玻璃董事、信义储电董事会主席。另一位姻兄董清波,也是信义玻璃高管。

他的外甥李友情,在信义光能担任执行董事,曾负责海外销售、财务、营销等工作。

李家亲戚待遇丰厚。

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李友情领到的薪酬为3863万港元,董清世7210万港元,董清波3086.9万港元。

除了工资外,李贤义给股份也很大方。李家亲戚借此占据多个富豪榜席位。

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董清世夫妇以140亿元身家排名512名,董清波夫妇身家90亿元,李友情父子身家55亿元。

在公开场合中,李贤义并未谈及接班问题。不过,他的两个儿子,均在公司担任要职。

大儿子李圣泼,担任信义能源董事会主席、信义光能非执行董事。小儿子李圣根,担任信义玻璃执行董事。

除亲属外,李贤义培养的职业经理人,也分得一杯羹。胡润富豪榜上身家25亿的吴银河,在信义工作长达20年。

多线突破

与曹德旺专注于当好“汽车的配角”不同,李贤义的产业更为多元。 

以玻璃生意为主轴,李贤义广撒网。

针对新能源汽车,李贤义或已开发出“新玻璃产品”。

信义玻璃称,已开发应用于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低辐射镀膜等新玻璃产品,并准备于适当时候推出。

在光伏玻璃领域,李贤义深入上下游,买矿、建电站。

李贤义2014年拓展的下游电站业务。去年,信义光能的太阳能发电站业务收入2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3%。

2月初,有消息传出,李贤义要投资一个印尼的硅砂项目。

这或许是因为,2022年信义光能的销量增加,收入变多,利润却下滑了。该公司的光伏玻璃业务毛利率较同期减少13%。

两个原因:一是出货价降低;二是原材料成本上升。

“光伏玻璃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以辅材形式存在,核心还得看组件市场表现。”隆众资讯分析师高玲分析称,硅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组件厂或压低玻璃价格。

原材料成本也在涨,上下挤压。

光伏玻璃成本主要由硅砂和燃料动力构成,两者占总成本大头。

去年国际能源价格升得很快,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涨了10倍以上。

“我们现在往上游发展,买一些砂矿自用,平稳成本。如能控制成本,毛利率就可以比较稳定。”信义玻璃CFO刘锡源表示。

李贤义还向光伏上游扩张。

他在云南曲靖投资的一个年产能60000吨的多晶硅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产。

四处出击,71岁的李贤义仍在寻找下一个信义光能。

(题图:李贤义)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