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知名老牌百货正式宣布:将闭店!街坊不舍

2021年10月20日 19:24   南方都市报

今天(10月20日)上午,广州王府井百货发布闭店公告,宣布因商场物业租赁合同到期,将于11月30日闭店后停止营业,正式宣告这家25年历史的广州老牌百货商场将要正式落下帷幕。

除此之外,广州王府井百货还发布了《顾客告知书》,公布会员卡、购物卡及各类品牌充值卡的处理方式。

《告知书》称,10月20日起,停止办理会员卡,会员持广州王府井百货会员卡消费不再享受购物积分及折扣等相关优惠;自10月20日起,停止销售购物卡(即预付卡),现持有购物卡且有未消费余额的顾客,请于11月30日前(含当日)消费使用完毕。

今天下午,广州王府井百货门口摆出了闭店公告和顾客告知书,大部分商品低至3折,不少街坊专程前来。

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曾是高端代表

25岁广州王府井百货将闭店

对于广州王府井百货将要闭店的消息,半个月前已经有传言,最初是由10月2日微博上流传的一份商业信函引发了很多网友热议。

“广州王府井将闭店”消息传出后

不少网友去打卡“留念”

不少街坊都表达了不舍

有网友回忆

“结婚、孩子的用品都在王府井买的”

不过

也有网友表示

百货商店闭店并不意外

据王府井官网资料,创立于1955年的王府井百货,其总部位于北京,1996年7月,王府井百货首次跨区域开业,在广州农林下路开设连锁经营的门店,经营面积达3万平方米,至今已营业25年。

市民陈先生告诉南方+记者,广州王府井刚开业时非常火爆,与东山百货大楼一样是当时少有的大型百货公司,“每次去逛都人挤人,好几次都因为人太多没进去了。”

广州王府井百货开业当天。图据微信公众号“广州王府井百货”

2002年,麦当劳入驻广州王府井。王府井百货的麦当劳是不少街坊的童年回忆。图据微信公众号“广州王府井百货”

日前,记者来到广州王府井百货走访,在一楼记者发现几乎所有门店都在搞促销,折扣力度与满减优惠很大,美妆用品专柜几乎清空,其中部分门店折扣最低达到了4.5折,其中包含大量知名的连锁品牌与中高端品牌,连平时相对轻奢的coach、MK这两个品牌折扣力度也达到了五折。

记者发现女性鞋饰、箱包最受欢迎,不断有顾客来抢购,而有部分门店却已经撤柜,显得格外空旷。

市民趁打折来王府井抢购。图据南方+(记者 项仙君 摄)

王府井百货作为东山商圈三大百货之一,曾经也是高端商场,并且从不缺客流量,鲜少有较大的优惠力度吸引消费者,几乎靠着品牌知名度与高端大气的定位,服务消费能力较强的消费者。

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来购物的孙先生告诉记者,曾经很多白领小资都爱在这里消费,因为这里的衣服箱包都是知名的品牌,有相应的质量保障,价格虽高但都不影响其生意。

住在附近的王女士提到,每次在王府井百货内逛街,都需要走出王府井才能满足吃喝的需求,非常耗体力,并且电梯也属于很老旧的单层电梯,几乎每下一层楼都需要绕圈,不如购物中心方便。“我住在附近都不太逛,特意乘车来的就更少了吧,所以这些年在王府井看到的大多是服务员比顾客多。”

王府井集团扭亏为盈

但广州王府井上半年亏损超400万元

世邦魏理仕华南区顾问及交易服务 | 商业部负责人钟廉军向南都记者表示,其实,广州王府井背后的王府井集团实力不容小觑。目前,王府井已形成集百货、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免税品经营和超市等业态和线上业务协同运营的格局。

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报显示,今年1-6月,营业收入达 46.88 亿元,同比上升36.88%,同店同比上升28.97%。净利方面,更是从去年同期亏损1675万元,变为盈利4.7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司发展的区域板块来看,华北、华中、西南、西北、华东,东北,全部实现了营收的增长,只有广州所在的华南地区为下降。

在成都王府井百货有限公司半年赚了2.16亿,长沙王府井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半年赚了0.52亿,王府井集团北京双安商场半年赚了0.25亿的情况下,广州王府井半年亏损了400多万元。

再翻阅王府井近十年年报,广州王府井净利润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其中2011年,商场净利达到历史高峰3831.81万元,此后便现疲态,2019年王府井的净利仅为175.45万元,2020年更是呈负数,亏损高达1513.43万元,同比下降962.57%。

“广州王府井百货在广州商业发展史上也做出过贡献,也曾红极一时,但随着农林下路商圈区位优势的没落,再加上百货这种业态也迎来挑战,它的关注度也就没有以往那么高了。”

另外,钟廉军表示,王府井也在进行转型,比如早就开始做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另外,在自去年6月,王府井就拿到了免税经营牌照,因此也将重心放在这一块,未来将推进口岸免税、市内免税、离岛免税和岛内免税项目。

专家:百货转型是硬道理

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暨南大学教授陈海权认为,百货公司有自己的固定消费群体以及生存之道,并不会因为一家两家的倒闭影响行业的发展,或许适当“减重”更有利于产业升级,目前国内百货公司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传统的状态,但同时发展空间也很大,创新与转型是关键。

他认为,百货公司应该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感,提升用户服务质量,“以人为本”来创新,不单单局限于以百货为主。在国外,百货商场更重视全方位的服务,围绕衣食住行来发展,显然现在国内的转型还相对缓慢。

陈教授认为,百货公司太依赖选址,与天河商圈的地利相比,王府井百货选址位于交通拥堵、停车不便的农林下路,专门过去的消费者太少,与此同时目标消费群体岁数偏大,整体活力偏小,有很大的局限性。

他介绍,百货业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如广百股份上半年也完成了对9家门店的升级调整,期间淘汰品牌122个、新引进品牌43个,大大优化品类结构。新装后的“国潮国风”理念也大受欢迎。

陈海权教授还称,百货公司不一定要与购物中心同一赛道,本身服务的群体以及类型结构就不同,可以在同一商圈利用人流达到双赢。

南方都市报(nddaily)、咩事(nandugz)、N视频综合报道

采写/整合:南都记者 林嘉柳 伊晓霞 南广 诸浩

拍摄:南都记者 谭庆驹

另据南方+(记者 项仙君 实习生 李丽珍)

财经日历

      • 2025年 7月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